身边榜样
首页 > 身边榜样 > 正文

【支部好案例】石油化工学院催化中心支部:着力推进“一融双优” 让党建与科研同频共振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催化中心党支部于2014年5月成立,现有党员27名,其中,具有博士以上学历23人,高级职称23人。支部90%党员为催化领域的专家,包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63计划首席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支部书记由江莉龙研究员担任。催化中心党支部依托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催化中心”)建立。催化中心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化肥、环保、能源等工业亟需的催化剂研发,并将具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后续工程化研究和成果转化,是一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催化中心党支部系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支部所在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二、案例内容

(一)背景成因

支部围绕实现“七个有力”,坚持政治引领,着力推进优秀科研平台与优秀基层党组织深度融合(即“一融双优”),探索符合实际、兼顾学科特点、可示范推广的“一龙头”“二带动”“三落实”“四服务”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双带头人”头雁效应,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党建工作促进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再推动科研创新,从而把支部书记培养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科研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把党支部建设成为辐射示范作用明显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典型做法

1.“一龙头”:发挥“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

党支部以“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为龙头,强化支部领导班子建设。推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江莉龙研究员为支部书记,通过党务集中培训、实践锻炼、兼任行政职务等形式,不断提升其政治素质和党务工作能力。有效发挥“头雁效应”,通过上党课、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带领青年人才课题调研、新老传承等形式对科研团队宣传教育。

2.“二带动”:推进科研团队建设和项目攻关

一是以支部建设带动科研团队建设。将支部建设融合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党支部教育引导、临时党支部攻关推进、党小组凝聚帮扶等形式,将支部建设与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设相结合,支部班子与科研团队结构优化融合,推动科研团队建设。二是以党员示范带动科研项目攻关。将支部书记培养、班子成员培养、发展党员工作融入科研项目攻关,以党建引领产学研合作为抓手,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做到关键步骤有党员领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

3.“三落实”: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一是落实抓好党建基础性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做好激励关爱、结对帮扶、海外引进人才教育引导等工作。二是落实抓好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修建初心堂和魏可镁院士先进事迹展览室,创建党支部“双带头人”专题网页,将合作企业、科技馆、档案馆等纳入学习教育基地,开展“铭记历史、缅怀先贤”师生面对面等活动,对党员进行教育引领。三是落实抓好党建重点难点。通过支部共建、新老党员“传帮带”和师生党员“一对一”教育引领、参加合作企业党组织交流的“走出去”和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党员交流的“请进来”、在项目所在地组建临时党支部等方式,解决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时间地域局限多等问题。

4.“四服务”:提升中心工作实效

一是党支部服务人才培养。与合作企业党支部共建,邀请专家现场示范、传授经验,帮助青年人才开拓思路。组织教师利用空闲实验设备,指导学生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二是党小组服务科研工作。在重点项目、工程应用研究团队等建立党小组,通过江莉龙等团队党员组成的党小组组织协调和技术攻关,世界首个悬浮床加氢技术中试顺利通过、国内首套氨氢燃料发电站成功发电并稳定运行。三是临时党支部服务校企合作项目。由参加世界首套以煤为原料的铁钌接力催化氨合成工业装置项目攻坚的福州大学、北京三聚环保公司、江苏禾友化工有限公司三个单位的党员组建临时党支部,在支部书记带领下,保障项目平稳运行,通过中国石化联合会考核标定。四是党员突击队服务师生和企业。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突击队,制定工作方案,协助合作企业开展科研实验和技术帮扶,负责中心和合作企业人员数据上报、隔离观察、物资保障等,切实服务师生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三)工作成效

支部将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目标有效融合,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主要有以下三个“好”的特点。

1.“双带头人”头雁作用发挥好

党支部书记江莉龙在党务上有能力、业务上有建树、团队中有影响,不仅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提任学院院长,还作为负责人在2021年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总额达5000万元,牵头完成全国首套20万吨级钌系低温低压合成氨工业装置的研发与运行。在“头雁效应”影响下,支部涌现出省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激励了支部党员和团队科研人员。

2.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氛围庄重的组织生活,增进党员间信任尊重,形成强大凝聚合力,从而全面提升组织力。支部获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三等奖。党建促进科研团队发展,支部所在创新团队获第16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标兵”。《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报道推广了支部工作典型经验。

3.推动中心团队建设成效好

坚持支部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中心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有成效,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福建省优秀教师、卢嘉锡优秀导师奖、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等;教学科研成果突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获省科技进步、标准贡献、教学成果、技术发明等多个省级一等奖奖项;成果转化稳步推进,以知识产权出资入股了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建国内首家“氨-氢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350108   传真:86-0591-22866099 

© 2021 福州大学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