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
首页 > 身边榜样 > 正文

【“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创新监督机制 营造清风正气

一、项目简介

批准项目立项的党组织名称: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

项目起止时间:2020年10月~2022年6月

支部党员数:10人

参与活动的党员数:10人

支部所在单位中心工作: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二、“立项活动”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继续健全制度、完善体系,使监督体系契合党的领导体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纪委(监察专员办)党支部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将支部建设同深入把握新时代学校监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相结合,有效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1+X”监督等制度,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监督体系,着力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立项活动”做法

2020年10月以来,纪委(监察专员办)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和学校工作大局,对标“七个有力”要求,以支部立项为载体,通过“三着力、三聚焦、三深化”,增强支部战斗力,深化调查研究,创新监督机制,做到在监督中服务基层,服务师生,服务“双一流”建设。

(一)坚持“三个着力”提升支部党员监督能力

创新监督机制,提升监督质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专责监督队伍。党支部始终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先后组织开展5次专题党课与40多次集体学习活动,提升支部党员能力素质。

着力提升支部党员政治能力。组织党员持续深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高等教育的论述以及14次关心关怀福州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政治三力”,做到胸怀“国之大者”,把握学校建设发展“大事”、“大势”。

着力提升支部党员业务能力。2020年10月22日,校纪委书记围绕“高校纪检监察监督什么、如何监督”为全体支部党员上专题党课;2020年12月17日,校纪委副书记为支部党员作题为“强化监督执纪,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党课;2021年3月31日,组织支部党员开展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监督体系大讨论,让支部党员提升业务能力,促进监督工作更加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更加聚焦有力。

着力增强党员先锋模范意识。组织党员到陈氏五楼陈宝琛故居、吴石将军故居参观,观看《忠诚与背叛》、《长津湖》、《一生只为一事来》等影片,组织干部到黄孝敏烈士史料陈列馆、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馆参观学习,参与“追寻党的纪检监察历史”图片展布展工作,引导支部党员勇于担当,敢于监督,作新时代严明纪律、服务事业发展的表率,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二)围绕“三个聚焦”开展增强监督质效系列调研

创新监督机制,提升监督质效,必须立足学校中心工作和大局,深入把握学校监督工作规律和特点。支部先后组织开展6项专题调研,为创新监督机制提供依据,破解监督工作中难点、热点问题。

聚焦政治监督重要方面开展调研,解决监督如何融入学校十四五,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问题。支部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2021年3月至4月组织党员积极开展 “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纪检监察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等三项调研工作。通过调研,查摆了7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19条,进一步厘清了监督工作思路,把握了政治监督的重点和难点,也督促和推动了职能部门的工作。

聚焦党风廉政建设重点任务开展调研,解决如何监督保障服务学校事业发展的问题。2021年5月至6月,组织党员围绕“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两个主题,由校纪委书记带队深入9个学院以及12个机关部处开展“再调研”工作。调研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召开4场座谈会,查摆问题26个,提出对策建议28条,督促了各单位师德师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落实,着力破解基层单位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一手硬一手软”问题。

聚焦学校纪检监察重点工作开展调研,解决如何推动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问题。2022年3月至6月,组织支部党员围绕日常监督、信访监督等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先后撰写了《2021年度福州大学纪委信访举报工作综合分析报告》、《2021年度政治生态分析报告》、《2021年至2022年6月政治生态分析报告》;深入机关部处、学院和相关单位了解职能监督和二级党委监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听取校纪委委员、部分二级纪委书记、二级党委纪检委员以及师生员工意见建议,梳理监督工作的重点、堵点问题,形成改进监督的建议意见,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三)立足“三个深化”拓展监督质效

创新监督机制,提升监督质效,必须在完善体系、抓好落实,查找风险、督促防控,深化教育、涵养文化上发力。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党员推动创新“1+X”监督、廉政风险防控、廉洁文化建设等机制,进一步做实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

深化制度建设,健全监督工作机制。引导支部党员把保障和服务“双一流”建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监督体系, 2021年4月制定《福州大学纪委关于落实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实施办法》、《福州大学健全“1+X”监督机制的实施办法》、《福州大学纪检监察与审计协同监督工作试行办法》,2021年5月制定《福州大学纪委委员联系校内单位工作办法》,2021年10月制定《福州大学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暂行)》。

同时,全体党员聚焦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进一步做实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围绕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师德师风建设、“三全育人”、思政理论课建设、疫情防控等方面开展监督,督促了学校会议决策的落实,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思政队伍建设,确保校园“零疫情”,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支部党员还做到监督下沉,深入基层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提升师生满意度。

深化预防抓早,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支部将靠前监督、抓早抓小作为本次立项的重要内容,支部党员将帮助各单位防控廉政风险当成自身的重要工作,立项以来35人次深入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结合监督和信访办理工作,帮助相关单位健全“优化职权运行流程、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强化动态防控”的机制,推动职能部处根据风险防控要求,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招生录取、招标采购、“三公”经费使用、绩效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横向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用房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深化结果运用,健全廉洁文化建设机制。支部重视加强监督结果运用,引领支部党员根据监督发现的情况,涵养优良文化生态,通过汇编案例、集体备课,深入学院、部处帮助开展廉政宣传教育、举办廉政讲座;建好“清风网”,讲好“清风故事”,组织清风廉政“第一课”,开展家风家训宣传等一系列廉洁主题活动,举办“学科专业中的廉洁思想”课程思政主题微视频竞赛,丰富廉洁文化载体;加强与地方政府、金融行业监管机构等共建廉洁教育与研究基地,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配合、校院两级共同推进、校内外共建合作”的廉洁文化建设机制。支部党员还深度参与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建设,指导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的《大学生创业与廉洁教育》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进一步擦亮具有福大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育人环境。

四、“立项活动”成效

(一)协助健全了“1+X”等监督机制,监督质效进一步提升。制定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1+X”监督机制、与审计协同监督工作、纪委委员联系校内单位等办法以及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推动职能部门明晰履行监督职责的任务清单,明确监督任务110项,促进专责监督和职能监督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提升了监督质效。支部所在部门监督方面工作信息被《八闽快讯》刊载3次,被《纪检监察信息》刊载3次,被省纪委监委内网登载3次。

(二)推动加快建章立制,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推动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持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推动廉政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课题研究,组织各单位完善职权运行和风险防控工作,督促职能部门根据风险防控要求,健全干部选拔任用、“三公”经费使用、绩效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横向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用房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120余项,做到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三)促进队伍素质提升,增强支部党员履职能力。以立项为载体,将党建工作和纪检监察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挥了党支部引领带动作用,支部党员理论武装、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体支部党员不仅勤恳努力,认真履职,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且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加班加点,在监督检查、执纪审查等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顶得住,做到了在疫情防控战斗中锤炼党性,在监督执纪问责中践行担当,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党支部获评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所在部门两度荣获“福州大学信息工作先进单位”,2名党员提任副处级职务,3名党员干部提任副科级职务,支部党员获福州大学“杰出青年教师励志奖”、“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福州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8人次。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350108   传真:86-0591-22866099 

© 2021 福州大学      闽ICP备05005463号-1